谈谈大龙邮票
普及介绍   #A10018   建立者  湖北风采42   2014年5月7日   (请登录评价)  0  0

在这次全国邮展(摘者注:指1984年全国邮展)上,已故邮学家陈湘涛展出的大龙票,为国内集邮界所称颂,也为外国邮友所注目。他的这份遗集,可谓展览中的珍品。陈湘涛因而获得珐琅杯,确是当之无愧!对大龙票年轻的集邮朋友不太熟悉,下面就给大家谈点有关知识。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开始,清代由海关试办邮政,但仅为外交使团等少数机构服务,且邮件上仅盖邮戳,并不粘贴邮票。直到1878年(光绪四年)才接受商民信件,并发行了某一套邮票。这套邮票面值为一分银、三分银和五分银3种,因为票幅较大,集邮界称之为大龙票。大龙票从1878年一直使用到1885年,才逐渐为新发行的小龙票代替。1897年清代国家邮局正式成立,同时因币制改革,邮票面值也由纹银(单位为两、钱、分)改为洋银(即银元,单位为元、角、分),大龙票就停止使用了。

根据前人记载大龙票的发行总总数为:

  •  一分银206,486枚

  • 三分银557, 868枚

  • 五分银239,610枚


大龙票发行到现在已有100多年,当时集邮的人很少,所以绝大部分都已毁去,估计现在保存在集邮家手中的每种都不到1万枚了,其中双连以上的更少,至于全张的大龙票乃是华邮早期票中的珍品。
大龙票按三种面值先雕刻成三个母模,由于是分别雕刻的,所以龙身的寻忽纹、四周的云纹、水浪都有区别。然后用母模再翻铸成子模每种25个。受到当时制版技术的限制,每一个子模都有一些与众不同之处(称为子模特御,因此可以逐枚辨认。在大龙票最初发行的6-7年间,曾由上海海关造册处印刷过多次,所用纸张和邮票刷色,各个时期都有变化。最初印刷时将子模排成5行,每行5枚,所以全张共25枚邮票。可每印完一批,就将25个子模拆散,再印时又重新组合,因此25个子模的排列位置每次都有变化,每变化一次就称为一个版式。
大龙票的印刷大体可以分为三期。第一期从1878年开始,印在较薄而微透明的纸上,相邻两枚邮票图案间的距离为2.5毫米,简称薄纸票。第二期从18 82年开始,印在较薄而易破损的纸上,邮票图案间距离加大至4.5毫米,简称阔边票。第三期从1883年开始,印在较厚而不透明的纸上,邮票图案间距离又恢复为2.5毫米,简称厚纸票。邮票的齿孔为12½度,都是线式孔,但厚纸票的后期齿孔发毛,所以细分可以区别为厚纸光齿和厚纸毛齿两种。邮票背面均刷有胶水。润边三分银票有一部分是横5纵3全张15枚的版式。在印刷厚纸票时,因发现有些子模已严重磨损,故每种面值都剔除5枚,排成横5纵4或横4纵5的20枚全张。

       

三种大龙邮票的形式(示意图,从左至右):薄纸、阔边和厚纸


根据我国已故邮学家陈湘涛和奥地利集邮家豪克、英国集邮家罗斯伟等人的研究结果,确定一分银至少有了个版式,三分银票至少有15个版式,五分银票至少有7个版式。本期封二的陈湘涛邮集中大龙票薄纸全张一套,三种面值都属于第一版式。由于大龙邮票存世数量较少,广大集邮同好不可能人手一套。我们通过参观邮票展览或老集邮家的邮集,同样可以欣赏既古朴可爱,又具有民族风格的我国第一套大龙邮票。(摘编自《集邮》,原文作者赵人龙)

  版本状态
版本信息 已审核 已验证   吕刚强7  共 0 次修改 
版本变更  新条目
语言 中文版本English日本语
分享 https://www.postalwiki.cn/index.php/article/%E8%B0%88%E8%B0%88%E5%A4%A7%E9%BE%99%E9%82%AE%E7%A5%A8?id=18
湘ICP备 14003435 号-2 大众邮藏 · 版权所有
关于我们  联系我们  业务合作  规章条约  
Copyright © 2013 - 2020 PostalWiki.cn, All Rights Reserved